九游会j9武安市公安局:驻村民警到村兼职 治保主任随警锻炼

浏览量:      更新日期:2023-12-09

  九游会j9武安地处河北南部,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原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交汇区,自古便为西通“三晋”、东出太行的交通要冲,也是北联京津、南接中原的纽带,辖区面积18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4万,实有人口超百万。今年以来,针对全市实有人口多、工矿企业多、矛盾纠纷多、社会治安复杂等问题,武安市局以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为课题,在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市委政府支持,从各派出所选派驻村民警到村街担任主任助理,将各村街的治保主任统一着装到派出所随警锻炼,建立起“驻村民警兼任村街干部,治保主任到所随警锻炼,用足盘活农村资源,打通连民神经末梢,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服务全市平安建设”的乡村平安建设新模式,让“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在武安落地生根。

  一、在顶层设计上落实“四个到位”。一是领导部署到位。武安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王世臣总牵头、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卫峰、公安局长具体负责、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组织,以市平安办名义印发了《武安市平安乡村创建活动考核办法》,明确了任务目标、建设标准和职责分工,先后9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和调度协调,有力地促进了专项工作的健康开展。二是组织推进到位。各乡镇村分别成立相应组织,统筹开展组织推进。在驻村民警进村任职工作上,各乡镇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协调各村街落实了驻村民警兼任村主任助理的工作;在治保主任统一着装上,各乡镇因地制宜,采取乡、村分级投入,为驻村警务室、群众工作室建设和治保主任统一着装以及工作运行提供经费支持。通过实施驻村民警与治保主任“一上一下”互动,形成了无缝对接、互为补充、共同发力的平安乡村建设新格局。三是机制建设到位。为推动驻村民警、治保主任工作的规范化运行九游会j9,武安市局结合实际制定了驻村民警、治保主任工作职责、考勤考核制度、规范着装规定、日常工作规范等,建立了驻村民警、治保主任工作台账、矛盾纠纷化解台账、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台账、治安防控工作台账、信访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和重点人教育稳控工作台账等一些列工作台账,让日常工作规范留痕。四是保障措施到位。专门制定驻村警务、治保工作考核办法,明确考核细则、考核内容和考核组织方式,并将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信访案件发案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考核重点,使考核更具针对性。武安市局和各乡镇将驻村警务和治保工作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激励,对于表现突出的驻村民警和治保主任,以开展“十佳驻村民警”“十佳治保主任”“明星治保主任”等活动为载体,予以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广大驻村民警、治保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二、在工作体制上实施“四个进入”。一是驻村民警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在层级推选的基础上,将熟悉基层情况、工作经验丰富、辖区群众认可的民警或辅警选任为驻村民警,并在所驻村街兼任村街主任助理,由原来单一身份转变为“警官+村官”双重身份,更加方便介入村街的各项工作,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优化条件、提升水平。二是治保主任进入派出所随警锻炼。本着“向社会要警力”的原则,盘活社会资源,擦亮治保“新名片”。明确全市治保主任的年龄应为60周岁以下的“两委”干部或由具有较高威望的老干部担任,共调整治保主任39名,为全市22个乡镇1个工业园区的502个行政村配齐配强了治保主任和治保组织,各村街治保主任统一制发制式服装,佩戴统一标识,发放工作证件。在此基础上,本着“党政主管、公安指导、条块结合”的原则,由法制、治安、特警等警种对全市502名治保主任进行轮训;治保主任每月到派出所跟班工作7天,开展业务培训和技能训练,交流经验,互通信息九游会j9,受领任务。三是警务室、群众工作室进入村部。在村部设立警务室、群众工作室,实现民警办公与村“两委”办公“零距离”对接,驻村民警和治保主任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便于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时间解决矛盾纠纷,第一时间配合村级党政组织解决重大村务问题。四是驻村警务进入村委会议事日程。驻村民警作为所驻村村主任助理,直接参与村“两委”日常工作会议,可与治保主任一起将村街警务作为村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提上议事日程,改变了驻村警务工作由公安一家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

  三、在工作内容上突出“四个要点”。一是控发案。驻村民警充分发挥村主任助理的职能作用,治保主任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把控发案工作作为村务工作和驻村警务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强群防群治、落实视频监控等措施,织严织密防控网络,有效挤压了违法犯罪空间。在重大活动中,特别是今年“五一”“十一”黄金假期,活水乡将治保主任集中使用,组织治保主任与执勤民警、景区保安一起维护治安秩序。今年以来,全市刑事发案同比下降22%。二是解矛盾。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实行“村自为战”“村村联动”和“全镇联合”相结合的工作措施,由驻村民警带领治保主任、“两委干部”和治安志愿者深入开展走访排查,动态搜集社情民意,注重源头疏导化解,与有关职能部门、村干部和有威望人士联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增加了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效率和警民和谐度。今年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63起。三是化信访。在武安市局和乡镇的共同主导下,组织开展信访隐患排查治理,对排查发现和上级交办的信访隐患及时报告村委会,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化解工作,真正把隐患化解在初始、解决在未发,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共化解信访案件21起。四是治乱点。根据驻村治安实际,排查、确定重点治安问题,广泛发动村干部、治保力量、群众共同参与,对乱点、隐患逐一研究整治方案,落实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实现标本兼治。今年以来,对全市的3个治安乱点进行了集中整治,排查剔除各类隐患66起。

  四、在工作创新上要有新模式。一是创新“集群式”治安防控模式。充分借助社会力量,与村干部、物业保安、企业场所保安及治安志愿者联合防控,并强化对治安防范力量的组织和工作指导,按照“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防范什么犯罪,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强化预警防范,开展巡逻防范,切实提高了群防群治效能。二是创新“承包式”排查治理模式。将各村街进行区域划分,落实驻村民警牵总下的治保主任和村干部分片包干,将矛盾纠纷排查、信访隐患化解、治安联防工作等实行划片包干,充分发挥各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采取错时工作、亲友联动、借势发力等措施,化解矛盾纠纷,解决信访问题,提示群众自防,促进村民和谐。三是创新“三墙式”校园安保模式。针对农村小学安保力量薄弱的问题九游会j9,创建了“三墙式”校园安保措施。即:加强校园周边秩序和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筑牢“防范墙”;指导督促值班人员加强值班备勤和夜间巡防,筑牢“安保墙”;协调学校增加视频监控探头,实现公共区域全覆盖,筑牢“技防墙”。四是创新“联铺联防”防控模式。针对较大村庄街道商铺多、容易成为盗窃目标的情况,动员每家商铺安装简易报警器,并发动村民与店主互相开展邻里守望,各店主每周定期参加夜巡活动,日常则佩戴红袖章轮流值守,有效预防了违法犯罪活动。